焦點
-
決策大迴轉,《地平線 西域禁地》PS4版確定可以免費升級至PS5版
《地平線 西域禁地》,這款由Guerrilla Games開發以及SIE本家發行的遊戲大作將於2022/2/18登場,在前作《地平線:期待黎明》締造的好口碑下,相信各位PS玩家們從去年PS5發表會首次公布宣傳片之後就一直期待至今。 而或許是目前PS4與PS5才剛世代交替,加上PS5自開賣以來就持續缺貨至今,造成許多人都是一機難求,本以為會是PS5獨佔的《地平線 西域禁地》也確定是PS4、PS5版並行,不僅能平息一些買不到PS5玩家們怨氣,也可避免銷量不佳等問題(沒主機當然就不會想買遊戲了)。 就在前陣子官方也公布了《地平線 西域禁地》相關,其內容也是相當豐富,尤其是收藏版與雷加拉版,光是那尊大模型就有足夠的收藏價值,根本就是買模型送遊戲了,死忠粉絲們擔心的想必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地方擺而已吧(笑)。 而回到遊戲本身,雖說是雙版本並行,但對於目前僅有PS4主機的玩家們來說,其中最在意的一點就是後續能否免費升級至PS5版,畢竟即便是已經玩過的遊戲,不少玩家未來順利入手PS5主機後還是會想要重溫並體驗畫質更好、更順暢的遊戲畫面。 對此,官方也特別註明了一則注意事項:「凡購買數位豪華版、收藏版或雷加拉版,即可同時享有PS4版和PS5版的《地平線 西域禁地》。若購買普通版和特別版,則無法同時獲得雙平台版本,只可二擇其一。」,從內容來看,似乎就是意味著僅買普通版與特別版的玩家假如選擇了PS4版,就無法後續升至PS5版本,可以說是向部分PS4版玩家們潑了冷水。 雖說這類同款遊戲PS4版免費升級至PS5版的策略可以在許多遊戲上看見,不過這本來就是看發行商的考量來決定,並無強迫,但SIE CEO Jim Ryan曾經有表示會讓《地平線 西域禁地》PS4玩家們免費升級至PS5版本的承諾在先,加上又是身為SIE本家,如今這樣半跳票的銷售策略無疑會受到不少玩家們抱怨。 而官方似乎也受到了不小輿論壓力,近日決策轉了一個大彎,決定,免費讓所有PS4版的玩家們可免費升級至PS5版本,不過這僅限這次《地平線 西域禁地》的部分,SIE表明未來如《戰神:諸神黃昏》、《Gran Turismo 7》等等同樣跨世代(PS4、PS5)本家獨佔作品,將採取付費升級策略,不管是數位版還是實體版都需花費10美金才能升級,雖說免費沒了,但至少也不用再整個重買即可升級,還是可以省下不少荷包,至於玩家們買不買帳呢?這就不好說了(笑)。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SUzgkCQ3M ▲《地平線 西域禁地》預購影片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十銓T-FORCE CARDEA 1TB散熱片版本實測開箱,PCIe 4.0 x4高效能固態硬碟!
通常市售的SSD在外型方面可分成兩種:裸片或是加裝散熱片,其中散熱片又有分採導熱貼片以及尺寸巨大、外型酷炫的散熱鎧甲等模式,有的廠商也會選擇同時推出多種散熱方案的版本來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但換個方面想,與其分這麼多版本,為什麼不乾脆全部都給就好了呢? 關於這點,台灣知名儲存設備大廠「Team Group十銓科技」旗下電競品牌"T-FORCE"就聽見了玩家們心聲,在新推出的CARDEA A440 M.2 SSD中就直接準備了散熱貼片和散熱鎧甲,讓大家不必做選擇、一次全部帶回家。 這款新推出的CARDEA A440算是十銓M.2 SSD家族目前最高階的產品,採PCIe 4.0通道標準,最高讀取速度可以達到7,000MB/s,寫入速度1TB版本為5,500MB/s、2TB則可以進一步衝上6,900MB/s,相當於榨乾PCIe 4.0x4通道的頻寬極限!對於現階段想邁入PCIe 4.0 Gen4 M.2 SSD領域的玩家來說是個不錯的新選擇。 但需要注意的是,CARDEA A440還有一個兄弟款「CARDEA Z44Q」也是新推出的版本,除了型號命名很類似之外,外觀上面也極為相似,不過,Z44Q使用的是QLC儲存顆粒,最高讀寫速度也縮減為5,000/4,000 MB/s,兩者有著不小的差距,若是玩家想入手4TB容量的話,則僅Z44Q有提供,再者,皆為2TB容量時的售價兩者也不相同,A440的價格仍舊略高於Z44Q,玩家選購時還請務必多加留意。 一款SSD要達到7,000MB/s的傳輸效率,用料絕對是關鍵,CARDEA A440使用PHISON的PS5018-E18控制器,內部具有採12nm製成的3核心ARM Cortex R5處理器和雙核心CoXProcessor處理器,支援第四代LPDC糾錯引擎,讓在高速傳輸的過程中,降低檔案出錯可能,同時SSD還配有DDR4快取,能夠進一步提升整體的讀取效率。 至於最重要的NAND儲存顆粒,CARDEA A440選用美光(Micron)出產的IA7BG64AIA 3D TLC顆粒,以單面4顆配置、單顆晶片容量為256GB、96層3D TLC架構組成1 TB版本,根據官方數據其總寫入量為700 TBW,而2TB版本則毫無意外的翻倍至1,400 TBW,但玩家不論選擇哪一款,原廠都會提供5年的有限保固服務。 而在附贈配件上,CARDEA A440提供兩種散熱工具,分別是「石磨烯散熱貼片」和「鋁鰭片散熱器」,前者利用石磨烯擁有輕薄、熱傳導性能佳的特性,適合用在主機板已經附贈SSD散熱片的場合,能夠幫助SSD將熱量更快的傳遞到出去,相比無散熱片的SSD,能夠提高9%的熱量處理效率。 後者的「鋁鰭片散熱器」則相對適合沒有提供散熱片的主機板插槽上,散熱器採用十銓專利的鰭片設計,能夠增加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並具備導流功效,提升空氣交換效率,讓SSD的溫度在機殼空間內最高能夠大幅降低10度,確保硬碟的速度不應高溫而降低。 以一顆速度號稱能達到7,000 MB/s的SSD來說,如果是安裝在高階主機板上,通常這些主機板大多已經蓋了滿滿的散熱片了,散熱方面自然是不成問題,但對於一般中階或是入門主機板來說,硬碟散熱片可能不是單薄就是根本沒提供,原廠提供散熱器能否提供足狗的解熱能力就是關鍵了,因此本次測試,小編將直接使用SSD提供鋁製散熱器搭配AMD的平台來驗證硬碟整體的表現。 根據CrystalDiskMark 8.0的測試結果,CARDEA A440在讀取上最高可達7,114 MB/s,寫入則是達到5,455 MB/s,且在不間斷連續測試後,讀寫速度也都有固定在6,500/5,000 MB/s以上,整體來說原裝的散熱器能夠提供足夠的散熱能力來為維持官方宣稱的7,000/5,500 MB/s的最大效能。 接著使用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不同檔案尺寸的讀寫效能,根據結果,CARDEA A440約在檔案尺寸達到128KB的時候達到最大速率,其中讀取主要落在6.8 GB/s以上,寫入則是約是5 GB/s左右。 有別於部分M.2 SSD在外包裝設計上沒有明確表示是否有提供散熱器的作法,T-FORCE的CARDEA A440則是直接把市面上常見的散熱方案都附贈其中,算是一次解決了玩家可能會遇到的安裝困擾,也提供了更多的使用選擇,不論是桌機、筆電等,都可以自行DIY合適的散熱方式,加上擁有最高達7,000MB/s傳輸速度加持,讓玩家可以擁有更快速地讀寫資料、輕鬆體驗高速的儲存快感,面對現階段全面性NVMe PCIe Gen4時代的來臨下,當然是玩家們不可或缺的零組件一環,除了小編這次實測的1TB版本外,還有更大容量的2TB可以選擇喔!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懷舊風無法擋,傳Game Boy、Game Boy Color經典遊戲即將在Switch Online重生?
任天堂在推出Switch Online訂閱服務以來,頗受玩家們好評,解決了不少連線上的問題,且老任也藉此在Switch Online上推出不少懷舊遊戲合輯,從FC紅白機《超級瑪利兄弟》、到《雙截龍》、《魔界村》等經典作品通通都有,且每月都會追加新款的懷舊遊戲,依照地區的不同,目前已有100款懷舊遊戲、包括80款紅白機、50款超任作品,在Switch Online與Switch上重生。 如今根據報導,而如今根據報導,下一波跟上這懷舊陣容的將有可能會是Game Boy和Game Boy Color遊戲作品,而且可能會在近期加入,或許是未來幾周以內?不過值得一提的是,Game Boy Advance上的遊戲作品似乎不會在短期內加入Switch Online的行列。 然而,目前仍然不知道有那些遊戲會率先登入Switch Online上,但依據老任往昔的作法,假設Game Boy和Game Boy Color將要加入Switch Online,也將會參照過往逐月分批加入的方式,而且在原先的FC紅白機遊戲上,也有許多款遊戲並沒有加入到Switch Online上,因此也無法肯定Game Boy和Game Boy Color上的遊戲會全部湧入Switch Online。 雖然消息一出引起玩家們熱議,但一如既往,對於這項Game Boy和Game Boy Color即將引入Switch Online的傳言,老任也發布了官方聲明:「We have nothing to announce on this topic.」(關於這個話題,我們沒有什麼好宣布的)。 近幾年的懷舊遊戲風,無論是移植、重製、還是轉平台重現,都獲得了相當大的討論度,雖然有褒有貶,但在話題熱度與流行趨勢上,幾乎是不可逆的走向了,當然,對比現在百花齊放的電子遊戲,那時候的遊戲才剛開始發光發熱,對玩家而言,那些舊遊戲或許已經跟不上時代,現在重生的或許就只是我們的青春與回憶了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Intel第12代處理器Alder Lake-S國外售價曝光,相比11代漲幅達13%
隨著下個季度即將到來,距離Intel第12代Alder Lake-S發布時程已經不遠,網路上相關資訊也傳得滿天飛,先前才揭漏了跑分數據,現在價格也曝光了。 推特網友momomo_us爆料了Alder Lake-S處理器歐洲三家零售商的售價圖,可以看到最高階的Core i9-12900K不含增值稅價格約在540~608歐元,含增值稅則是來到653~736歐元,平均下來不含增值稅約587歐元(約19100新台幣),含增值稅則是來到710歐元(約23100新台幣),相比目前11代i9-11900K不含增值稅518歐元(約16900新台幣)、含增值稅(20400新台幣)的價格來說,漲幅約13%左右。 あまり意味がないのだけど。 pic.twitter.com/d0yskzcfbl— 188号 (@momomo_us) September 2, 2021 外媒Tweakers也曝光了一些荷蘭網路商店上的Alder Lake-S售價,幾乎與推特網友的消息相差無幾,可以確定這次第12代的定價範圍。 . 要知道歐洲含增值稅後的價格本來就會比台灣還高,倒是未含稅的價格較為相近一些,所以可以推測台灣屆時售價應該差不多落在20000新台幣上下。 其實12代會漲價真的是不太意外,畢竟Intel也不是做慈善的,在製程改變、架構大改、核心數增加以及相比11代IPC還增加了19%的情況下,變貴一些也是很合理(至於那個11代就…XD),倒不如說只漲13%才令人驚訝,畢竟若真的如先前消息一致,單以效能來說,在台灣可以用20000新台幣買到比5950X還高的效能,甚至可以選擇更便宜的無內顯版本,確實在價格上相當有競爭力,當然,功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笑)。 不過目前這些都還只是網友間的傳聞,Alder Lake-S是否真有那個價值,還是得等產品真正問世才能明瞭,但假設Alder Lake-S真的有不錯的CP值,那小編倒是很期待接下來AMD要如何出招,或許接下來的Zen3+會端出更多牛肉,甚至直接推Zen4也不是不無可能。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要買嗎?《仙劍奇俠傳七》繁中版將於10月22日上架Steam
那個不曉得出到第幾代、也似乎早已不是國產遊戲的《仙劍奇俠傳》系列新作《仙劍奇俠傳七》,中國地區早了我們一些,10月15就能在方塊遊戲上預購,繁體中文版的話,終於將在10月22日時於Steam上架,但不只是數位版,官方也公開了繁體中文版的實體版產品內容,且同步開始預購。 而相關內容就如同早先站上所報導、開箱的試玩版以及釋出內容一樣,沒有太多更動,而光追效果也即將在正式版中實裝;硬體配置依舊如昔,和當時試玩版釋出時所發布的一致,最低配備的處理器需求為Intel Core i5-7500或AMD R51500X、顯示卡使用GTX 960、RX5560以上、記憶體則是8G;建議配備為Intel Core i7-9700K或AMD R7-3700X以上、顯卡則需RTX 2060、RX 5700 XT以上、並搭載16G以上的記憶體。 在繁體中文版的實體內容方面,分作豪華版與平裝版,而2款均不包括安裝光碟。 豪華版內容物中,收藏了官方美術精選輯、官方音樂精選輯、武器模型、主角人形吊飾、仙劍紀念畫卡、立體紙雕收藏證明、遊戲角色典藏方巾、以及內含Steam序號的遊戲說明書;平裝版則有主題平裝版禮盒、官方音樂精選輯、仙劍紀念畫卡與內含Steam序號的遊戲說明書;豪華版定價為2,380元新台幣、平裝版定價為880元新台幣。 另外關於《仙劍奇俠傳》IP的版權,於中國方面,在8月初時,大宇已將49%股份以及該版權IP售出,由2016年時就擁有北京軟星51%股份的中手游集團,以約23億元新台幣收購,這加總下來,中手游將全權擁有北京軟星的股份,大宇也強調,本次轉讓與授權都是在中國地區進行,並不涉及台灣與全球市場。 而於昨日9月2日,中手游執行董事兼副董事長冼漢迪,將與騰訊、愛奇藝合拍《仙劍奇俠傳》系列電視劇,並在電話會議上指出,中手游的顧客年齡層是18歲至35歲,而18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收入貢獻只佔總收入的0.026%,因此主攻18至35歲的顧客層,比方說《仙劍奇俠傳》、《軒轅劍》等,主要因為顧客對舊傳奇IP的追捧熱度大,且更具消費力。 看到這裡,不禁讓人感慨,人的情感雖然是個相當珍貴的事物,但也是一個相當致命的東西,仙劍出到七代,無論是情懷作祟還是商業戰略,這似乎都是無可避免的趨勢。 看看隔壁國的Final Fantasy,如今出到堂堂16代,雖然說這類比有些奇怪,但看看Final Fantasy,雖說不是每一代都大放光彩,不過也不是像我們的仙劍一樣每況愈下,雖說大宇將中國版權售出,但開發部門早已轉至中國去了,再加上這位執行董事的說法:「顧客對舊傳奇IP的追捧熱度大,且更具消費力」,仙劍奇俠傳再出續作,也應該得改名為「商業奇俠傳」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畫素密度再次突破天際、支援無裁切8K錄影,三星發表2億像素HP1感光元件
自從三星自家的ISOCELL手機感光元件達到1.08億像素(108 MP)之後,就一直傳言未來還將會有更高畫素的版本,近期更有不少爆料指出某些手機品牌將會推出搭載2億畫素(200 MP)的鏡頭,讓大家不免猜測三星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推出了下一世代的產品了,果不其然,官方在近日正式對外公開的ISOCELL HP1感光元件就真的到將畫素推升到了2億畫素。 擁有兩億畫素(16,384x12,288)的ISOCELL HP1的CMOS尺吋為1/1.22英吋,換算後每個像素的感光面積僅有0.64μm,這在強光下或許不是問題,但若在低光源的環境下,像素面積過小將會造成進光量不足而嚴重減損畫質,為此三星對ISOCELL HP1導入了名為「ChameleonCell」技術,能夠支援四合一、十六合一像素合併,前者能夠以1.28μm的感光面積拍出5,000萬像素的照片、後者進一步將單位面積提升到2.56μm,不過相對的照片解析度就會只剩下1,250萬。 而在錄影方面,ISOCELL HP1能夠支援「8K@30 FPS無裁切」影片錄製功能,不同於一般感光元件錄影的時候時只擷取中央等效尺寸畫素,造成視野出現大幅度損失的情況,ISOCELL HP1的做法是先利用四合一像素合併的方式將相機解析度縮為5,000萬後,再進行8K影像錄製,由於8K影像的畫面解析度達到7,680x4,320,幾乎是要和5,000萬像素8192x6144的長度等長,因此能夠達到了無裁切錄影的效果。 另外與ISOCELL HP1一同亮相的還有另外一款5,000萬畫素的ISOCELL GN5,其CMOS的尺寸為1/1.57英吋,基礎像素面積為1μm,可以再透過四合一合併功能以2μm拍攝1,250萬解析度的照片。 此外,ISOCELL GN5在對焦上使用了Dual Pixel Pro技術,能夠改善傳統相位對焦在垂直物件辨識能力較弱的問題,實現更為精準快速的對焦效果,同時感光元件內部的光線通道還導入了Front Deep Trench Isolation(FDTI)技術,藉由強化像素之間的阻隔,降低進到感光元件的光線出現互相干擾的情況,從而獲得更純淨的訊號,達到更好的畫質。 目前這兩款感光元件均已經交付樣品給廠商進行測試和調校,沒意外的話最快能夠在明年的手機上見到使用搭載這兩款產品的手機出現,不過是否會出現在三星自家的Galaxy S22系列上,恐怕只能等待後續的爆料或正式發表的時候才會知道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遊玩《New World》導致RTX 3090變磚原因,疑為焊接瑕疵導致
Amazon Game Studios旗下新作《New World》即將於本月28號正式推出,相信已經有一大票玩家在迫不及待開玩這款開放世界MMORPG大作。 但提到《New World》,不知各位還記不記得先前的當時部分玩家表示他們在用NVIDIA旗艦級顯卡RTX 3090遊玩《New World》封測時發生不明原因直接導致卡皇駕崩,其中品牌更是以EVGA居多,也讓EVGA以及Amazon Game都進一步調查原因。 奇怪的是當時EVGA、NVIDIA也與Amazon Game攜手合作想以同張顯卡、同個遊戲版本、同個驅動等等相同的條件下來測試到底RTX 3090是如何變磚,結果卻完全沒有遇到該問題,讓人相當不解。 而變磚的具體原因為何玩家們之間也是眾說紛紜,最初懷疑可能是選單會讓FPS瞬間飆升太高以至於損壞顯卡,Amazon Game也因此後來在遊戲內新增FPS限制功能來避免類似悲劇發生,另一方面還有散熱不佳一說傳出,不過後續EVGA表示是顯卡上風扇控制器問題導致在HWInfo、GPU-Z等監測軟體上誤報故障,透過更新即可解決,但還是與變磚原因無關。 在歷經1個多月後,答案似乎終於揭曉,據外媒報導,EVGA在回收這些變磚的RTX 3090後透過X光分析,發現內部為顯卡供電的MOSFET電路周圍的焊接似乎有些問題,可能就是變磚的罪魁禍首。 雖然當時也有不少玩家聲稱手上其他型號或廠牌的顯卡也遇到類似災情,不過EVGA表示自家顯卡僅RTX 3090有這個問題,而且都是2020年早期生產的版本,整體占總銷售數不到1%,而EVGA也最開始就承諾會幫助這些受影響的玩家們替換手上有問題的顯卡。 各位用EVGA RTX 3090的玩家們,若你同樣是2020年早期生產的版本,不妨詢問看看原廠能不能讓你換貨吧,畢竟一般玩家也很難去辨認手上的卡到底有沒有焊接上的問題,隨意拆卡也很有可能失去保固,未來在別款新遊戲上會不會遇到同樣災情,實在也是不好說。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繼Pixel 6之後,傳Google打造基於ARM的自研晶片,將用於2023年的Chromebook上
各家廠商推自研處理器或許是未來的趨勢了吧?比方說Google,日前才在行動裝置上的處理器晶片嶄露野心,想在Pixel 6上採用自家研發的Tensor,如今Google這個自研處理器計畫即將拓展到筆電與平板領域,根據《日經新聞》報導,科技巨頭Google正在試圖開發基於ARM架構且對應Chrome OS的處理器,並預計於2023年登場。 相關人士在報導中指出,目前全球科技巨擘都在爭相打造自家的處理器,並用此類似的戰略來區分旗下產品,比方說蘋果在iPhone上的A系列晶片、Mac上的M系列晶片,甚至將於未來全面以M系列Mac取代搭載Inter處理器的Mac系列,打亂Intel獨霸處理器的地位。 Google分別於2017 年和 2018 年推出了 Pixelbook 和 Pixel Slate,但根據市場調查結果,年出貨量卻不到100萬台,但在這一兩年的疫情所導致的工作型態改變,讓Chromebook於去年的出貨量暴增,甚至在2021年有機會讓Chromebook突破4,000萬台以上。 也因如此,讓整個社會對於工作型態的轉換有了新的概念,或許將來會有某部分產業採用在家上班的型態,當然,教育模式可能也會有不一樣的形式,數位教育的轉型也是指日可待,雖說Chromebook 主要針對教育市場,但隨著整個社會的需求上漲,專業型、翻轉式的Chromebook也逐一登場,因此在功能性上雖說是一大重點,但在諸多功能的前提之下,仍需一個能夠支撐運轉的處理器。 而有鑑於蘋果的成功,Google或許也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發,假設這位科技巨頭,也能在筆電與平板上端出自研處理器,那麼也能擺脫Intel的制肘,在性能與功能上更能做到自己期許的平衡,而根據報導,Google已開始在美國、以色列、印度及台灣等地,聘用來自Intel、高通、聯發科的工程師。 當然不只是Google,身為玩家的我們,同樣也期許Pixel 6與未來的Chromebook系列能和iPhone與MacBook系列一樣,能夠從中獲得相同、甚至更大的勝利,不過對此傳言,目前Google尚未表態、也沒有回應。 目前Google已經大量採用三星的5奈米製程來生產搭載Tensor的Pixel 6,但假設在良率方面,依舊有些毛病,或許未來Google會將目標轉向台積電所生產的先進製程上,那麼,台積電產能勢必得再被瓜分,屆時說不定,將會展開一場由處理器、顯示卡等等產品所發起的半導體產能大戰。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備戰無線高音質未來,高通發表了aptX Lossless高解析音訊傳輸技術
前陣子Apple為自家的Apple Music加入免費高音質的選項,台灣的本土音樂串流平台KKBOX也同樣提供Hi-Fi音質的服務選項,就連Spotify也有爆料指出在研擬推出類似的服務,毫無疑問高解析音樂服務將成為未來各大音樂平台的戰場。 然而服務有了,但市場上多數的藍牙耳機除了少數支援LDAC技術的產品外,就幾乎沒有相關高音質傳輸技術了,於是乎通訊與處理器大廠高通看見了這個市場的空缺,為自家的aptX技術再添一名新成員,稱之為aptX Lossless。 如同其名,aptX Lossless目的就是要讓耳機能夠支援高音質傳輸功能,根據高通的說法,aptX Lossless能夠透過藍牙傳輸16bit 44.1kHz的CD級音質!只是16bit 44.1kHz的資料量達到了1.4 Mbps,超過了藍牙的1 Mbps最大頻寬,故aptX Lossless將會和SONY的LDAC一樣是走「無損壓縮」的形式。 此外,身為一間晶片廠商,新技術當然是要搭配新的相關晶片出售啊,所以aptX Lossless是無法直接下放到現有的多數產品中的,換言之不光是耳機,就連手機都必須要進行更換才行。至於開發商的部分則不需要太擔心,aptX Lossless的開發工具會直接包含在aptX Adaptive tool suite中,因此軟體支援性上不需要特別大規模的改動就能完成對應支援。 目前高通預計會在2022年開始推行aptX Lossless相關產品,原則上採用Snapdragon Sound設計平台的產品都可以直接獲得支援,這部分包含使用Snapdragon 888處理器的手機、使用FascFonnect 6900連接晶片的產品和Qualcomm Aqstic DAC系列的音訊裝置。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創見Transcend MTE240S、MTE220S、MTE110S實測開箱,PCIe M.2 NVMe固態硬碟重裝上陣!
早期的SSD固態硬碟大多是以128GB、256GB作為主打的容量版本,對比當時主流的SATA HDD來說,容量雖小、速度卻快上好幾倍,但價格也是貴上好幾倍就是了,那時候如果想入手,恐怕要先看看口袋的深度才行。而相較傳統HDD來說,SSD不僅能擺脫HDD固有的轉速限制、還能完整地吃到PCIe規範的頻寬速率,選擇轉向SSD懷抱當然是最佳選擇。 隨著時代流轉,各家廠商也相繼研發出屬於自家品牌的產品,再加上SSD容量的擴充、匯流排的新規範釋出等等,如今無論是桌機還是筆電,大部分都已經改採用PCIe M.2 SSD固態硬碟作為主要的儲存裝置了,對比早期的SSD昂貴又小容量的情況,如今具備TB級大容量與親民價格的SSD固態硬碟,已成了目前市場趨勢。 就目前來說,SATA 6Gbps介面的2.5吋SSD與支援NVMe協定的PCIe M.2介面SSD,係屬於目前主流市場較常見的兩種主要規格,當然還是有採用SATA M.2介面的SSD固態硬碟,但規格仍然是SATA 6Gbps規格,在傳輸與讀寫速度上,其實還是與SATA SSD沒什麼兩樣。 但SATA SSD的6Gbps頻寬,對於PCIe 3.0僅僅一條單向傳輸的8Gbps通道來說,其實就已經能壓著打了,更別說其頻寬還能透過通道的疊加與雙向傳輸的優勢,完全把SATA SSD壓在地上磨擦。 以採用Gen 3規範的SSD來說,即使是最低規格的x1,該頻寬也能達到將近1000 MB/s的速率,而更新的PCIe 4.0規範除了從原先PCIe 3.0的8.0 GT/s傳輸率翻倍躍增成16.0 GT/s之外,最基本的x1通道頻寬速率也直接翻倍達1,969 MB/s,理論上,Gen 3x4的讀寫傳輸速率上限難以超越4,000 MB/s,但Gen 4x4卻能輕鬆跨越這道門檻,按照目前AMD與Intel兩大陣營皆已支援PCIe 4.0的情況下,反正最後都是要換PCIe M.2 SSD,何不如現在就換呢? 小編這次入手了Transcend的三款PCIe M.2 SSD,分別是Gen 4x4的MTE240S與Gen 3x4的MTE220S、MTE110S,不論是對於現行成熟的PCIe 3.0介面、或是新一代的PCIe 4.0架構,通通都能任君選擇!還在用舊款的HDD或是SATA SSD嗎?還是小容量又速度慢的舊版本呢?既然都打算升級主機板晶片組了,儲存裝置是不是也應該考慮一下?沒關係,給你一點時間思考,先來看看Transcend這3款產品有什麼特別之處吧! 一向低調的Transcend,在設計上也承襲這樣的風格,即使是彩盒包裝,也僅僅以黑色與象徵光亮的暖金色系做設計,本體也採用這樣的色彩搭配,也不同於市面上花俏的設計,沒有厚重的散熱片,沒有有時候看起來會眼花撩亂的RGB燈效配置,本體也僅用一片輕薄的高效石墨烯散熱片做散熱設計,但能加乘裝置熱對流,在高負載情況下運作時,可有效緩解熱源,就算搭配主機板上的大型M.2專屬散熱裝置也可以完全對應無虞,不須額外拆卸組件等,就算用來作為筆電、平板等裝置的升級也十分合適。 產品的定位上,MTE240S主要係針對影音創作者、電競玩家與企業用戶等高階應用所打造,符合NVMe1.4接口標準,搭載PCIe Gen4x4介面,提供4條各自達到16 GT/s頻寬的通道,相較PCIe 3.0提升了2倍之多。 拆下石墨烯散熱片後,可以發現MTE240S係採用雙面具備2顆3D TLC NAND顆粒的PCB佈局,控制器則是搭載Silicon Motion(SMI)新推出的SM2267G控制器,快取顆粒為SAMSUNG K4A8G165WC-BCTD DDR4 8GB,在效能方面,官方所給出的讀寫數據為最高可達3,800MB/s、3,200MB/s(1TB版本)、2,800MB/s(500GB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擁有穩定的效能輸出外,MTE240S還內建了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除錯機制,提升資料儲存的可靠度,並提供動態熱能管理機制,能精準掌握裝置的溫度狀態,確保高負載狀態下的穩定性,且擁有5年有限保固服務,幾乎可以說,未來你都該升級裝備了、但保固卻還是在。 ◆主機板:ROG MAXIMUS XIII HERO ◆處理器:Intel Core i9-11900K ◆顯示卡:ROG STRIX RX6800 O16G GAMING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3200 8Gx2 Transcend自家有個SSD Scope程式,能夠偵測SSD狀態、溫度、健康度,還能跑Benchmark,所以小編就先以Transcend自家的評測工具來試試看1TB的MTE240S 囉。 在這款SSD Scope中,可以發現MTE240S的確係以Gen 4x4的傳輸模式、讀寫速度為3,824.2 MB/s、3,155.5 MB/s。 而根據CrystalDiskInfo偵測資訊來看,可以確認MTE240S的傳輸模式為Gen 4x4、並採用NVMe 1.4規範;在CrystalDiskMark的評測中,無論是1GiB或16GiB的讀寫數據,都相當穩定,讀取速率都落在3,800 MB/s上下,寫入速率則在3,100 MB/s左右波動。 在TxBENCH上,也有相當不錯的成績,讀取速率為3,752.446 MB/s、寫入速率為2,379.311 MB/s,雖然相比其他評測軟體,MTE240S獲得的數據較低,但這是TxBENCH的原生因素,測出來的數據本就偏低,接著看到ATTO Disk Benchmark上,整體讀取速率都維持在3.5 GBs上下、寫入速率2.9 GB/s左右,穩定性相當優秀。 有別於上面介紹的MTE240S,這款型號為MTE220S、其採用的是PCIe Gen3x4介面,且符合NVMe 1.3接口標準,並提供玩家256GB/512GB/1TB/2TB共4種版本可以選擇,根據官方所提供的數據來看,4版本的讀取速率除256GB容量版本的最高達3,300 MB/s外,其他3款皆最高達3,500 MB/s,除此之外,4版本的寫入速度也都不盡相同,其中以1TB版本的3,200 MB/s與2TB版本的2,900 MB/s為高。 設計上,MTE220S採用的是無散熱片的裸片設計,拿來擴充各種平台都相當方便,對於大多數都有加裝散熱片的主機板而言,簡直是再合適不過,要裝在Mini-PC上也行得通,要另外加裝散熱片或安裝在轉接/擴充卡也無不可。 MTE220S搭載的是美光Micron的儲存顆粒、並採用單面4顆配置,控制器則是採用Silicon Motion的SM2262EN控制晶片,翻至背面可以發現快取顆粒為SAMSUNG K4A8G165WC-BCTD DDR4 8GB,至於PCB板上的空焊位置,按照推論,小編手上的是2TB版本,或許是替未來所推出的4TB大容量版本所預留。 同樣先透過Transcend SSD Scope資訊偵測,得到MTE220S採用Gen 3x4規範,並使用CrystalDiskInfo程式偵測發現,MTE220S符合NVMe 1.3標準;接著看到CrystalDiskMark所評測出的數據,採用Gen 3x4的2TB MTE220S,具有相當優良的讀寫能力,在1GiB檔案的測試下,讀寫分別為3,285.13 MB/s、2,675.21 MB/s;16GiB壓力測試的讀寫數據,則為3,288.08、2,657.03 MB/s,相當穩定、可靠。 不同的玩家有不同的需求,在Transcend所研發的PCIe M.2固態硬碟中,還有另外一款價格更加親民的MTE110S可以讓玩家輕鬆入手,規格上來看,與MTE220S相同,採用PCIe Gen3x4介面,且符合NVMe 1.3接口標準。 外觀上一樣也是採取無散熱模組的裸片設計,正面配置有4顆Transcend 3D NAND快閃顆粒,以及Silicon Motion的SM2263XT控制晶片,換到背面可以看到一樣焊了4顆Transcend 3D NAND快閃顆粒,總容量為1TB、共8顆顆粒組成(單顆128GB)。 雖然小編手上的這款是屬於最高的1TB版本,但MTE110S也提供了共4種容量版本供玩家選擇,分別是128GB/256GB/512GB/1TB,在官方所釋出的數據當中,1TB/512GB的讀寫速度最高可達1,700/1,400 MB/s、256GB最高可達1,600/1,100 MB/s、最後則是128GB版本,讀寫速度最高可達1,500/550 MB/s,玩家們可以需求來作選擇,譬如作為高速的SSD儲存碟使用就相當合適,畢竟價位親民,或是做為外接式隨身碟、搭配Type C外接盒就可使用。 在Transcend SSD Scope偵測資訊中可以得知,MTE110S採用Gen 3x4規範,再從CrystalDiskInfo中也能得知,MTE110S符合NVMe 1.3接口標準;最後看到CrystalDiskMark評測,一樣是1GiB與16GiB的雙重測試,1GiB測試中,1TB MTE110S的讀寫數據為1,692.48 MB/s、1,183.08 MB/s;16GiB測試則為:1,692.90 MB/s、994.92 MB/s,在讀取速率上的表現依舊平穩。 就目前來說,對比邁入成熟期的Gen 3x4系列來說,Gen 4x4 SSD的價位還是略為偏高,但相對性Gen 4版本的效能上顯然是更加突出的,在Intel與AMD兩家都支援PCIe 4.0之後,我們總算可以期待Gen 4x4 SSD的大量普及,這也意味著Gen 4x4 SSD的價格未來可望逐步的平民化,而某些廠家也對應Intel的11代處理器,讓玩家能夠透過更新Bios來使得Z490或H470晶片組能夠支援PCIe 4.0,既然都已經可以使用PCIe 4.0了,那為什麼不考慮看看Transcend MTE240S PCIe M.2 SSD呢? 但對於仍然只能使用PCIe 3.0的廣大玩家群眾來說,選擇具備效能不錯且運作穩定的MTE220S與MTE110S,配上親民價格與大廠的品質保障與5年保固,也是可以考慮入手的對象吧! 廠商名稱:Transcend - 創見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創見官網 創見Facebook粉絲專頁 創見Instagram官方帳號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